品牌的誕生始於興趣,身為自由接案的平面設計師兼插畫家的松本美佳在尋覓新的興趣時偶然在影片中看到簇絨(タフティング)的創作方式,覺得新鮮又好玩,於是買了材料開始嘗試。沒想到一做就上癮,每天都沉浸在製作地毯的樂趣中。
隨著作品越來越多,她不只想自己收藏,也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使用這些充滿色彩的作品。於是,她為這份興趣取了一個名字──PONTRE STUDIO。
從單純的手作愛好,慢慢發展成一個品牌。之後她也開始挑戰更多材料:用爵石做花瓶、托盤,甚至用毛條製作花藝,讓創作延伸到夠多媒材上。
對她來說,創作不是單純的裝飾,而是把生活空間變得更溫暖、更有活力的一種方式。她希望作品能為人們的日常加上色彩,甚至讓「回家」這件事變得更值得期待。這份堅持與熱情,也成為她日後與 FLUX beamo 相遇的契機。
伴隨著收到新機的喜悅,隨之而來的是對於接觸新科技產品的焦慮。「過去像簇絨或其他花藝作品,主要靠自己的手工就能完成,但雷射切割機要先學會操作才行,這部分我一開始確實有點不安,畢竟我自認是機械苦手」。但很快地,這份擔憂被化解。beamo 的介面簡單直覺,加上完善的支援,使她能逐步熟悉流程,並在短時間內投入創作。
在她眼中,beamo 不僅僅是一台桌上型雷射切割機,更像是一個能幫助她實現想法的創作夥伴。它小巧,適合擺放在工作室一隅;卻同時具備專業的切割與雕刻能力,讓她得以嘗試過去僅靠雙手難以完成的作品。這份經驗,成為她創作旅程裡新的轉捩點。
在構思新的產品線時,松本美佳希望能將作品類別從居家擺飾拓展至日常用品,像是手機配件、髮圈、鑰匙吊飾等更實用的小物。為了延續 PONTRE STUDIO 以往繽紛又活潑的風格,她決定將創作媒材鎖定在色彩多變的壓克力與爵石上。
壓克力切割與雕刻成為了松本美佳創作新產品線的主軸,她提到最令她驚艷的功能是 beamo 的相機預覽功能,「內建相機可以清楚看到材料位置,幫助我精準排版,避免浪費壓克力。因為我很在意減少材料浪費,所以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松本美佳的壓克力創作不只侷限於單色,她使用 beamo 切割各式各樣造型的零件,將零件互相搭配組合製作成髮圈、吊飾等壓克力小物。就如同她提到的,相機預覽功能夠協助她在開始工作前拍攝機器內的材質位置,精準地將材料與圖檔對齊,有效避免浪費材料。
若要松本美佳從眾多創作中挑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她的答案是:「我最滿意的作品是掛牆式的 WALL FLOWER VASE(壁掛花瓶)。近年來 wall decoration 很流行,我就利用壓克力又輕又堅固的特性,設計出可以直接掛在牆上的花瓶。在快閃活動也超受歡迎,很多客人一次買好幾個。」
松本美佳還提到,在所有創作中最受歡迎的作品是手機背帶吊。「我覺得如果日常用品能加點可愛元素,就會讓心情變好。一開始吊飾做得比較小,但發現無法和其他品牌區隔,所以我大膽做成大尺寸,結果反而大受歡迎!」她還開心的與我們分享:「顧客的回饋也很棒,他們說戴上手機背帶後,手機瞬間變得很時尚,還有很多人想買來送禮。甚至有人因為買了 PONTRE STUDIO 的作品後開始愛上了撞色,或覺得「回家變得更快樂」這些正向的回饋,都成為了他持續創作的動力。
許多創作者在購買雷切機時的首要考慮就是該如何在有限的創作空間中設法挪出位置擺放機台。而 beamo 的機型設計讓松本美佳無需顧慮太多空間問題,她將 beamo 擺放於一間約 3 坪的工作室中。她提到:「我把 beamo 放在桌上,Beam Air 空氣淨化器和壓克力材料收在桌下,這樣其實只要一張榻榻米大小的空間就能使用,非常適合小工作室。」
從完全沒使用過雷射切割機到能夠在市集販售手作商品,松本美佳僅僅花了一個月。她提到:「其實我一開始也覺得雷射加工很難,但實際用過才發現 beamo 的設計很貼心,加上有支援系統,完全不必擔心。特別推薦給喜歡設計或繪畫的人,一定會很享受這種創作方式。」beamo 與協作軟體 Beam Studio 平易近人的 UI 設計,協助松本美佳快速上手。
談到未來的規劃,她很開心的與我們分享:「我在秋天即將開實體店,到時候也會考慮辦工作坊,用 beamo 切割的壓克力零件讓大家自己組合創作。」秉持著材料循環利用的理念,將廢棄零件物盡其用,讓更多人體驗手作的美好。